ING
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,为数据链路层提供底层数据传输服务。
物理层基本概念
- 传输单位为bit
- 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,物理层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
- 使上层链路专注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, 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
- 定义如下特性:机械特性(形状&尺寸)、电器特性(电压范围)、功能特性(电平含义)、规程特性
数据通信及编码技术
- 数据(data):装载信息的实体;
- 信号(signal):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,数字信号是离散信号,如“0,1”;
- 信道(channel):通信的通道。
三种基本方式:单工、半双工、全双工。
编码与调制
常用数字信号编码:归零编码、不归零编码(non return to zero,NRZ)、曼彻斯特编码(Manchester)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(differential Manchester)

奈奎斯特(Nyquist)定理 & 香农(Shannon)定理 ⭐
要搞清楚这两个定理,我们要先搞懂一些定义:波特率(baud rate)、比特率(bit rate)、带宽(bandwidth)、容量(capacity)。
波特率、比特率 易混淆
- 波特率指的是信号每秒钟电平变化的次数,单位是Hz。比如一个信号在一秒钟内电平发生了50次变化,那么这个信号的波特率就是50Hz;
- 比特率是每秒钟传输0和1的个数,单位是bps(bit per second)。比特率是信号每秒钟传输的数据的位数,在计算机中,数据都是用0,1表示的。
- 假设一个信号只有两个电平,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低电平理解为“0”,高电平理解为“1”,这样每秒钟电平变化的次数也就是传输的0,1个数了,即比特率 = 波特率。但是有些信号可能不止两个电平,比如一个四电平的信号,那么每个电平就可以被理解成“00”,“01”,“10”,“11”,这样每次电平变化就能传输两位的数据了,即比特率 = 2 ×波特率。
$$ bit Rate = buad Rate × log_{2}L$$
这里L就是信号电平的个数。
带宽和容量的概念
- 一般信道都有一个最高的信号频率和最低的信号频率(注意这里不是波特率,频率是指每秒钟的周期数,而每个周期都会有几次电平变化),只有在这两个频率之间的信号才能通过这个信道,这两个频率的差值叫做这个信道的带宽,单位是Hz。
- 数据在信道中传输会有他们的速度——比特率,这里面最高的比特率就叫做这个信道的容量,单位是bps。口语中也会把信道容量叫做“带宽”的,比如“带宽10M的网络”。所以这两个概念也很容易混淆:我们平常所说的“带宽”不是带宽,而是信道容量。
介绍完定义,再来看看这两个定理说的什么。
奈奎斯特定理 ⭐
$$ C_{max} = 2×B×log_{2}L $$
奈奎斯特定理适用的情况是无噪声信道,用来计算理论值。
香农定理 ⭐
$$ C_{max} = B×log_{2}(1+S/N) $$
香农定理给出了信道信息传送速率的上限(比特每秒)和信道信噪比及带宽的关系。香农定理可以解释现代各种无线制式由于带宽不同,所支持的单载波最大吞吐量的不同。
例题
多路复用技术
频分多路复用,FDM
(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)
将信道按频率划分为若干个子信道,主要用于模拟信号。
波分多路复用,WDM
(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)
频分多路复用在光纤信道上的变种。
时分多路复用,TDM
(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)
不同时占用频带宽度(可能造成线路资源浪费)=> 异步时分(STDM)(动态分配时隙,有数据则分配时隙,用完收回)
本文作者:Rozin
本文链接: https://blog.rozin.top/2024/01/24/cpunet01wlc/
文章默认使用 CC BY-NC-SA 4.0 DEED 协议进行许可,使用时请注意遵守协议。
评论